查看原文
其他

永远的春晚女神,赵丽蓉老师

闵思嘉 闵思嘉 2022-04-25
今天是大年三十,给大家拜个年,谢谢你们还看我写的东西,我也就更有动力啦。

前两天聊了聊“以前的春晚可是很潮的”,主要盘点了歌舞类节目,就忍不住开始回顾了历年小品,于是就想来说说春晚小品里永远的女神,赵丽蓉老师。
 
现在回想起来,她的很多小品中的社会讽刺意味,至今适用。像是《如此包装》依旧可以对照当今娱乐圈,点破虚假宣传的《英雄母亲的一天》,并不只发生在昨日。你会想,到底是她的小品太超前了,还是我们的进步太慢了?

赵丽蓉是春晚舞台上最为特殊的存在之一,她的春晚舞台表演生命并不长,从1988年的《急诊》开始,到1999年的《老将出马》,12年一共也就8个作品,却以一己之力开发出了一种小品喜剧类型,中老年女性喜剧。

年轻时候的赵丽蓉

这种喜剧类型基本也伴随着赵丽蓉老师的离世,在春晚舞台上消隐,有意思的是,现在承接起这类喜剧的,应该有且只有蔡明。

今年她的节目也没出现在春晚上,而蔡明,在1993年的央视35周年台庆小品《追星族》里,演的是赵丽蓉的孙女,总有点呼应的意思。这个小品也是赵丽蓉的经典作品之一了。


赵丽蓉的特殊性还体现在背景上。她在春晚舞台上出名很晚,第一次登台已经60岁了。

在这之前虽然已经是著名评剧演员,但大众度还是没有那么高,是春晚真正把她推向了全国,也是她小品艺术生命的开始。
 
她一生的艺术轨迹,就是一条从评剧向喜剧靠拢的曲线。

演评剧的赵丽蓉
 
赵丽蓉可以说是真正演戏演了一生的那种演员,她作为家里的最小的女儿,很得宠。
 
她自己回忆说那时候家里最后一个都喜欢生儿子,但她爸爸赵秉中比较反俗,别人都喜欢儿子他非要喜欢女儿,还给赵丽蓉起了乳名叫“老爱”。
 
赵丽蓉能进演艺这行也是因为她父亲。她爸爸本来是个剃头匠,偶然在一次做头发的时候被当时的名旦芙蓉花看中,就去了戏班,跟着跑码头做发型,也常带着赵丽蓉去。
 
赵丽蓉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,在场子里不哭不闹,芙蓉花很喜欢她,后来赵丽蓉这个名字,就是她给起的,用了自己名字里的“蓉”字。

 
一次台上演《桃花庵》,里面有个遗腹子,平常都是用道具,想着赵丽蓉这么安静,就把她抱上台演娃娃,那时候的赵丽蓉,还不满一岁。
 
别的孩子都是上台就哭,而赵丽蓉上台就乐,在这之后,赵丽蓉就总在台上当“道具娃娃”。
 
赵丽蓉的评剧生涯一直做到退休,演彩旦,也就是女丑居多,这一定程度上为她之后的喜剧小品表演提供了基础,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,她评剧生涯里的那些剧目和合作的名字,已经不太为人所知了。

年轻时候的赵丽蓉
 
她在自己的第一个春晚小品《急诊》里,其实就cue过自己的评剧生涯,戏里演外婆的她跟亲家公争着溺爱孙子。视频里这一段在7分钟左右。
 
赵丽蓉:他要这么一叫我呀,姥姥,姥姥,就这么一哼唧,我就比听这新凤霞的《花为媒》还过瘾呢。

 
《花为媒》是评剧著名段落,也是赵丽蓉当评剧演员时候的代表作之一,新凤霞是赵丽蓉的闺蜜兼老搭档,也是著名评剧演员。
 
赵丽蓉虽然比新凤霞小一岁,但在各种剧目里演过很多次新凤霞的妈,在《花为媒》里,她饰演的就是“阮妈”的角色。
 
她演的小品也有不少段子都是从评剧里来的。就拿《花为媒》来说,这里面也有一段唱段,成了赵丽蓉在小品中的经典桥段,就是那段“春季里开花呀,十四五六”,当然赵丽蓉做了化用。


在打工奇遇里,她跟巩汉林说自己练会了报菜名的那一段:“别耍嘴呀!我要是耍嘴我是个棒槌!”很多人应该都记得。

这个唱段就来自以前的一段文明戏,叫做《贱骨头》。


另外那段著名的报菜名——“我做的是:爆肚儿炒肉熘鱼片儿,醋熘腰子炸排骨,松花变蛋白菱藕,海蜇拌肚儿滋味儿足,四凉四热八碟菜,白千儿老酒哎一一烫一壶!”则是来自老评剧《马妇开店》。


评剧对生涯也促使了赵丽蓉之后走上小品道路。

1958年,《花为媒》在香港演出,引发了巨大的轰动,香港人惊了,说赵丽蓉连“脚都会演戏”,导演鲍方,也就是鲍起静和鲍德熹的父亲,由懂戏曲,又懂喜剧,看中赵丽蓉的喜剧才能,邀请她赴港发展,但赵丽蓉婉拒了。

可回到内地,赵丽蓉在媒体上的宣传声量依旧很小。
因为,剧团要捧主角,而赵丽蓉的彩旦演得再好,也只算配角,采访的时候是要避过去的,赵丽蓉是演技和名声上的腕儿,不是戏份和宣传上的腕儿。


再怎么不在乎的人,也会生气,赵丽蓉也跟当时的同事王景明表达过想干点别的的意思。
 
后来她终于从评剧团退休,才有了别的机会。
 
赵丽蓉从评剧团退休后的第一个喜剧节目,据说是1985年表演的《巴比伦河》,那会儿朱明瑛唱的这首歌正火,赵丽蓉不识字更不会英语,把这首歌学了几十遍,让化妆师给自己扮了一个黑脸,装成黑人就上去唱歌了。
 
现在只能找到一个1991年的北京台春晚视频,她也是扮成黑人的样子唱了这首歌,拽黑手套的样子太可爱了。


她小品生涯,要再溯源,得是从1986年在《西游记》里客串车迟国皇后开始。


在这之后,她才在《西游记》导演杨洁的鼓励下开始演小品,第一个作品,是1986年大年初一的《西游记之齐天乐》晚会上的戏剧小品《柜中缘》,还有蛮重的戏剧成分。

《柜中缘》

后来赵丽蓉就在1988年第一次登上春晚,演了《急诊》,但是那时候赵丽蓉没有因为这个小品大火,她也不是这个小品里的主咖。
 
这个小品里当时的大明星是游本昌,因为演了《济公》红遍全国,那时候这部神话剧的知名度就和《西游记》《新白娘子传奇》差不多,在如今的弹幕里还能看到有人说,是因为游本昌来看的,却发现了赵丽蓉。

《急诊》

真正让赵丽蓉红遍全国的小品是1989年和侯耀文合作的《英雄母亲的一天》,那段司马光砸缸的绕口令,小时候是口头禅。现在看起来,是大胆讽刺电视台虚假宣传主题。

见到导演的上门,赵丽蓉演的母亲的第一反应是“来都来了还带啥东西啊”,然后去拿人家的摄像机,很有老太太的真实感了。


赵丽蓉能演上这个小品也有机缘,当时的春晚节目还流行向全国征集小品稿件,《英雄母亲的一天》的编剧石林就是投稿投上的,他说自己因为看过很多赵丽蓉的评剧,觉得她很合适,就在稿子后面加了一个括号,写了一句话:如选用,建议请中国评剧院赵丽蓉老师出任主演。
 
后来这篇稿子还真录用了。石林也在后来的日子里,成了和赵丽蓉合作最多的小品编剧。


石林说赵丽蓉看剧本特别认真,因为不识字,剧本都是他们念给赵丽蓉听,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作者,你是啥意思?”
 
然后石林他们就会解释,赵丽蓉再慢慢理解琢磨。
 
《英雄母亲的一天》中赵丽蓉那段交通警察的段落是全篇华彩,但这段原本是要让赵丽蓉跳迪斯科的。但赵丽蓉觉得,一个每天都要下楼去买豆腐的母亲跳迪斯科不真实,就想搞点别的。
 
那时候,赵丽蓉春夏秋住在自己北京韩家川的农村小院,冬天回到自己在香格里拉饭店对面的评剧团宿舍楼。

赵丽蓉在韩家村的小院

她想起来电视里经常宣传路口的交警,就跑去大饭店对过的路口学指挥的姿势,后来用到了小品中。


说赵丽蓉就不得不说她跟巩汉林的合作。她跟巩汉林第一次合作是在1991年的七一晚会上,演了《母亲的心》。
 
然后就是1992年春晚上《妈妈的今天》,跳广场探戈的妈妈,被儿子以为找了新对象的闹剧,这对母亲和儿子的搭档,就成了春晚上的大众记忆。
 
现在再看这个小品也还能有很多很前卫的地方。
 
巩汉林:这是啥。赵丽蓉:珍珠霜。巩汉林:还少两字呢,少女珍珠霜。赵丽蓉:我恨那俩字,啥都是少女,少女这个,那我们老太太就不能细肤细肤?


赵丽蓉:你以为我们老年人,吃点儿好的,穿点儿好的,再找个老伴儿,这就幸福了?不对,我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。


小品结尾那段“探戈就是趟着趟着走”的台词,也是赵丽蓉逼出来的。

巩汉林说,她一直觉得小品结尾不够好,逼着大家一起想台词,不想出新的好结尾,节目就不上了:“別等着别人毙咱们,咱们先自己毙了吧”。
 
巩汉林很焦虑,睡着醒着都在想台词,后来有一天走到街头舞场,正好响起探戈舞曲,他心想探戈也不过如此,不就是趟着走吗?,然后就有了下面这段——


1994年的《吃饺子》是反响不太好的一次,赵丽蓉一直觉得剧本不够吸引人,但那时候她已经红到基本每年都得上春晚的地步。
 
据说当时赵丽蓉在排练的时候就一直念叨:“今年可完喽!今年可完喽!怎么弄也好不了喽!”

《吃饺子》
 
然后就是之后的两年轰炸,1995年的《如此包装》和1996年的《打工奇遇》。
 
《如此包装》里跳舞时单膝跪地的失误,反而成了经典笑料,这就是舞台艺术的魅力,其实那时候赵丽蓉的身体已经不大好了,腿病很严重,演完以后是被人搀扶下去的。

 
《打工奇遇》里有个东北老太太习惯盘腿上炕的笑点设计,你仔细看其实能发现她是需要旁边巩汉林的妻子金珠扶下去的。

这会儿她已经长了很多骨刺,膝盖上有游离的小骨头,平时走路都痛,但她还是坚持演完了春晚。


回看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小品你会发现其中加入了很多歌舞的成分,这某种程度也是因为小品是按照赵丽蓉的特点量身定制的,他们的最后两个春晚小品 ,1998年的《功夫令》和1999年的《老将出马》也属于这两种类型。
 
赵丽蓉的年纪与她歌舞、武术、精气神的反差,巩汉林纤瘦略显滑头的外形和丑角、儿子形象的贴合,让这个组合独特到无法复制。


想来也有点唏嘘,赵丽蓉已经走了21年了,但我们在想起中老年女性的形象时,还是只能想到她的“来是come去是go”,想到她为老年人只能擦少女霜,夕阳红也可以有精神追求发声,可如今的春晚小品呢?
 
赵丽蓉和赵本山之间其实还有一段擦肩而过。
 
1989年,赵本山在东北已经很红了,希望靠着春晚再向前一步,但是当时宋丹丹正怀着孕,赵本山需要找一个和自己搭戏的女演员,就在9月去河北找了赵丽蓉,那时她正在拍《苍生》。
 
但赵丽蓉最后拒绝了这个邀约。她说——
 
我琢磨来,琢磨去,我和他的戏路子不对,硬捏到一块去,效果不一定好,要是万一演砸了,我就害了他不是?所以,就没有答应他。

 这个小品就是1990年,赵本上在春晚上一炮而红的《相亲》。

《相亲》
 
大家总是会遗憾一些人没能合作过,但在赵本山和赵丽蓉这里,这段往事很少被提起,似乎也没人这么遗憾过。

这说明赵丽蓉的判断很对,他们两人注定就不是一条喜剧路线上的人。在春晚大火的年代,他们的春晚黄金期也有长达十年的重叠,但却一点都没有削减过彼此的魅力。
 
现在的舞台,也很难再有这样的“黄金年代”,因为黄金年代从来都不仅仅是说某个时期,而是说某一些人
 
最后我想说说生活里的赵丽蓉。

赵丽蓉在韩家川的西屋
 
我们经常聊舞台上的她,那些段子都能脱口而出,生活中的她,也是个特别喜欢讲笑话的人。
 
年轻的时候,她还在评剧团,团里去香港演出,大家出去遛弯儿,路过妓院,赵丽蓉就会模仿南方口音,打趣评剧团的院长,也是著名编导的胡沙:“胡沙同志,你是个作者,你应该进去体验生活。”
 
即便是后期生病的时候,体重降到七十多斤,她还是给自己讲笑话,因为要吃的药太多,她就给每种药都编了外号,如果她想要喷雾式的“喘乐宁”,就会问:“我的小喷气儿呢?”
 
她不喜欢住在楼房里,在颐和园旁边的韩家川弄了个平房,那会儿那一片还是农村,巩汉林都说,她就是喜欢脚下沾点土,才踏实。

王景明说,赵丽蓉从小就和他说,自己的梦想,是住在马路边的农村三间房里,给过路的人打尖沏茶。


她也不怎么把自己当明星,最大的愿望是退休后在市郊包一亩地种大棚菜。

有时候又会说,想闲下来,去颐和园旁边摆个小摊儿, 卖玉米饼子煎小鱼——
 
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。我想好了,到时候,我自个儿做,自个卖,准保不坑人,准保会有人来吃。我还想了,一天只做五十份儿,卖完了,就收摊儿回家看电视。

好希望赵丽蓉老师能还在颐和园旁边摆小摊儿啊,我们一定都会去买一份的吧。
 
五十份儿,哪够呢。


PS:最近公众号打乱了推送时间,喜欢我可以点个“在看”,或者关注并星标我,这样就不会错过推送啦~

关注我一把





批评马金瑜太容易,别落入这样粗暴的陷阱
杨丽萍的节目被春晚拿掉,是件好事
因为毛晓彤,女明星们终于不用再写原谅小作文
这些明星都是樊胜美
对着彩礼谈独立女性,简直何不食肉糜
郑爽+华晨宇,有钱并不能自动获得父母属性
《浪姐2》:女明星的乘风破浪,就是翻红吗?
从郑爽看代孕业:被家暴逼做孕母,早产儿是废弃物
那些男孩,都在抖音快手上被恋童癖盯着看
姚安娜会发现,当明星比当学霸难多了
《流金岁月》说明,我们的影视剧不允许女性有欲望
即便是章子怡,演技也没法弥补年龄
快手上的恋童癖们
易烊千玺:学习怕死
杨笠被举报,说明被激怒的男人不懂喜剧
25岁欠120万,被网贷“网住”的年轻人
《拆弹专家2》说:毁灭吧!香港
童话大王郑渊洁,最开始是想当掏粪工人和诗人的
油腻虽可耻但有用
被盯上的女人:拐活的1万,杀死配阴婚10万
因为丁真,直男的世界观崩塌了
海南岛,今年国内最差电影节
李现和陈立农卖腐,卖不过肖战×王一博
香港导演脾气大,是一种文化
说什么“演员请就位”,明明是资本挖好的坑
《一秒种》,究竟删了几秒钟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